便民导航
专家门诊表
来院线路
楼层导航
服务承诺
便民热线
典型病例介绍与分享
骨伤科筋伤科常见病介绍与防治
双向转诊
医疗纠纷
医保就医
就诊向导
便民措施
就诊流程示意图
您现在所在位置: 网站首页 便民导航 骨伤科筋伤科常见病介绍与防治 骨伤科筋伤科常见病介绍与防治

腰间盘突出

2016年01月26日

  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后可导致腰部胀痛,坐骨神经放射痛,下肢麻木胀痛,感觉减退、疼痛过敏,肌肉萎缩,患腿变细,行走困难等不适症状,严重时可引起大小便功能障碍,下肢瘫痪,长期卧床不起使病人生活质量下降,工作和劳动能力丧失…… [症状] [诊断] [治疗] [康复]

 

腰椎间盘突出有哪些症状

  腰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腰部疾患之一,是骨伤科的常见病、多发病。腰间盘存在于腰椎的各个椎体之间,为腰椎关节的组成部分,对腰椎椎体起着支撑、连接和缓冲的作用,它的形状象个压扁的算盘珠,由髓核、软骨板、纤维环三部分组成。当由于外伤、退变等原因造成纤维环后凸或断裂,髓核脱出,就称为腰间盘突出。

 腰椎间盘突出有哪些症状.jpg

  如果您还有其它疑问,可免费咨询在线骨科专家>>>

 

  腰椎间盘突出有哪些症状?

 

  (1)腰部疼痛

 

  多数患者有数周或数月的腰痛史,或有反复腰痛发作史。腰痛程度轻重不一,严重者可影响翻身和坐立。一般休息后症状减轻,咳嗽、喷嚏或大便时用力,均可使疼痛加剧。

 

  (2)下肢放射痛

 

  一侧下肢坐骨神经区域放射痛是本病的主要症状,常在腰痛消失或减轻时出现。疼痛由臀部开始,逐渐放射至大腿后侧、小腿外侧,有的可发展到足背外侧、足跟或足掌,影响站立和行走。如果突出部在中央,则在马尾神经症状,双侧突出则放射可能为双侧性或交替性。

 

  (3)腰部活动障碍

 

  腰部活动在各方面均受影响,尤以后伸障碍为明显。少数患者在前屈时明显受限。

 

  (4)脊柱侧弯

 

  多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腰脊柱侧弯。侧凸的方向可以表明突出物的位置和神经根的关系。

 

  5)主观麻木感

 

  病程较长者,常有主观麻木感。多局限于小腿后外侧、足背、足跟或足掌。

 

  (6)患肢温度下降

 

  不少患者患肢感觉发凉,客观检查,患肢温度较健侧降低;有的足背动脉搏动亦较弱,这是由于交感神经受刺激所致。须与栓塞性动脉炎相鉴别。

 

  腰椎间盘突出的危害并非想象的那么简单!

 

  腰椎间盘突出的早期症状不明显,偶尔出现腰痛、腿疼等,很多人就认为是累的,休息一下就能好,其实不然,一旦患上此病,将导致脊柱姿势改变,患病后约有90%以上的患者,有不同程度的功能性脊柱侧凸,多数凸向患侧,少数凸向健侧,这主要是因为侧弯能使神经根松弛,减轻疼痛。

 

  此外,如果病情进一步发展,将出现下腰痛以及坐骨神经器官痛,具体表现为腰部胀痛、臀部及大腿麻木胀痛、觉得减退或疼痛过敏、脚麻酸痛、肌肉萎缩、患腿变细、行走困难等,严重时大小便功能障碍、下肢瘫痪,丧失工作及劳动能力。

 

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方法

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方法.jpg

  腰椎间盘突出的自我诊断方法:

 

  1、在急性扭伤后,是否跛行。如走路时一手扶腰或患侧,下肢怕负重,而呈一跳一跳的步态,或是喜欢身体前倾,而臀部凸向一侧的姿态。

 

  2、轻轻咳嗽一声或数声,腰疼是否加重。

 

  3、仰卧位休息后,疼痛仍不能缓解;可尝试在左侧卧位、弯腰屈髋、屈膝时疼痛症状能否缓解。

 

  4、仰卧位,自行或旁人用手轻轻触后腰部、腰椎正中及两侧,检查是否有明显的压缩。

 

  5、仰卧位,然后做起,观察患者下肢是否可因疼痛而使膝关节屈曲。

 

  6、仰卧位,患侧膝关节伸直,并将患肢抬高,观察是否因疼痛而使其高度受到限制。

 

  腰椎间盘突出的医学诊断方法:

 

  1X线摄片:可有腰椎生理前凸消失和脊校侧凸,椎间偶合,椎间孔有狭窄,椎体统有骨质增生。

 

  2.肌电图:显示神经根受压的表现。

 

  3CTMRICT可显示骨性椎管形态,黄韧带是否蹭厚及椎间盘突出的大小、方向等,对本病有较大诊断价值。MRI除有CT的优点之处,尚可更清晰、全面地观察到突出馈核和脊馈、马尾神经、脊神经根之间的关系。

 

  4B型超声检查:B超诊断本病是一种简单的无损伤方法。

 

  以上介绍的几种检查方法,如果自我诊断疑有腰椎间盘突出的可能,建议做进一步医学诊断,以确定病情。

 

  [治疗]

http://www.ccgs120.net/tslf/ytzl.html

 

腰椎间盘突出的术后护理要点

卧床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怎样护理

 

  从年龄上讲:腰椎间盘突出症好发于青壮年,从性别上讲:腰椎间盘突出症多见于男性,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,一般认为男性与女性之比为4121,从体型上讲:一般过于肥胖或过于瘦弱的人易致腰椎间盘突出。对症状较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,卧床休息要求完全、继续和充分,床铺最好是硬板床,褥子薄厚、软硬适度,床的高度要略高一点,最好能使患者刚坐起时,大腿平面与上身呈大于90 钝角,利于患者下床。

 腰椎间盘突出的术后护理要点.jpg

  卧床休息期间饮食应注意多食用水果、蔬菜,少食用高脂肪、高蛋白等热量高的食物,坚持大便通畅。患者仰卧时髋、膝关节应保持一定的屈曲位,利于临时忍受。腰部可垫叠起的毛巾被,约 4-8 层,以坚持或矫正腰椎的生理曲度。卧床休息期间应注意进行适当的运动。如俯卧位挺胸、后蹬腿等,动 作要求轻柔、和缓而有节奏,运动量逐渐增加。患者在卧床休息几日后可适当下床活动,能耐受的情况下每日行走 一段时间,以使肌肉韧带有一个收缩、舒张的过程,促进血液循环。患者卧床休息期间应尽量下地大小便,床上利用卧便器容易加重病情。 去厕所时最好有他人搀扶,以减轻腰椎间盘的负荷。大便时可用坐式便盆或有支持物。

 

  腰椎间盘突出术后护理方法

 

  术后康复手段是否适当,不仅影响疗效,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能避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复发。因此,术后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:

 

  (1)手术后需严格卧床休息,最好是硬板床。卧床时间一般视手术范围而定,约14周。

 

  (2)注意营养,每日的饮食除保证足够的热量外,蛋白质及维生素的需要应有足够的供应与补充。

 

  (3)术后卧床期间应由医护人员协助每两小时行轴位翻身一次,不宜自行强力扭转翻身,以保证腰部的筋膜、韧带、肌肉的良好愈合,避免损伤软组织。

 

  (4)在充分卧床休息后,可在适宜的腰围保护下,下地作轻度活动。但下床时,应先仰卧位戴好腰围后,先向健侧或较轻一侧侧卧,同时屈髋、膝关节,由他人扶起坐于床边,待适应后再下地行走。

 

  (5)在卧床时,应行仰卧抬脚、空中蹬车活动,以避免神经根粘连,恢复期时,应循序渐进地加强腰背肌功能锻炼,以增强腰椎稳定性,防止复发,并注意纠正不正确的姿势。

 

  (6)术后,脑力劳动者一般可在23个月后逐渐恢复工作;体力劳动者一般在34个月后才能开始工作。

 

  腰椎间盘突出术后如何正确护理就给大家介绍到这了。患者在平时的饮食上,多吃一些含钙量高的食物,如牛奶、奶制品、虾皮、海带、芝麻酱、豆制品等。